![]() |
News |
节能服务行业迎接产业春天
十二五”期间,EMCA将组建“节能服务公司诚信评定专家小组”
1月13日,为期两天的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10年度峰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会上,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副主任谌树忠做《“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会议认为,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推行和对节能减排的常抓不懈,节能服务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行业诚信、政策衔接等问题依然存在。节能服务公司等相关机构要把握政策契机,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促进节能服务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政策给力 促进产业突破
报告显示,政策成为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长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的出台称得上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长达十余年示范推进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据介绍,从2006年到2010年,全国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从76家递增到782家,增长了9倍;节能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1.6万人递增到17.5万人,增长了10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年节约标准煤能力从86.18万吨递增到1064.85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从215.45万吨递增到2662.13万吨,增长了11倍;“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
除了数量的增加,节能服务公司的规模也在扩大。节能服务市场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公司加入,从能源供应、房地产业、矿产资源开发等传统行业向节能服务产业延伸。如神华集团、上海宝钢这样的大型用能单位也把目光投向节能服务领域。与此同时,大量节能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也纷纷加入其中,建立了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资金渠道方面,虽然节能服务公司仍以自有资金投入为主,但是银行贷款逐年明显增加,风险投资和租赁业务正在加速进入节能服务市场。
但是,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出,节能服务发展呈现两个特征值得关注。首先,冶金、建材、石化、电力等工业领域的较大型节能项目仍然是拉动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对总产值的年平均贡献率均在70%左右。其次,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8.7%、36.2%、15.1%,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依旧明显。
报告中,谌树忠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相关规定的最新进展。《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已于2010年8月9日发布、2011年元月1日起正式实施。《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等相关技术标准正在研究、制定中。“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将进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规范有序的新的发展时期。”谌树忠说。
合同能源管理痼疾犹存
据介绍,EMCA于2010年底开展了全国节能服务公司年度普查。调查结果表明,节能服务公司普遍对产业新政策寄予厚望,对“十二五”充满希望,以平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增长速度锁定了2011年的经营目标。但是,超过三分之二的节能服务公司也表现出担心,并围绕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和市场诚信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意见。这也成为当天峰会讨论的主要议题。
会上,有节能服务公司提出,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工按照规定程序提出财政奖励申报时,财政部门却表示“奖励资金已经用完了,无钱可发”;还有公司提出,某些地方政府搞地方保护主义,以各种理由不及时或拒绝向外地节能服务公司发放奖励资金;此外,一些民营节能服务公司认为,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的节能服务公司一旦进入市场难免有垄断之嫌。北京一家民营节能服务公司总经理就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有钱有渠道,确实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
对此,来自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相关人士表示,中央部署的20亿元合同能源管理奖励资金已经下发,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不够重视,进展缓慢。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能源处副处长查艾军表示:“有的地方政府对合同能源管理还不够熟悉,工作进展不顺;还有一些地方维护本地利益,有排外心理,造成符合规定的项目无法拿到资金。但可以明确的是,绝对不是没钱,相反,是钱没有花出去。”
除了大家普遍关心的财政奖励资金发放问题,很多节能服务公司和行业领导、学者都表示,节能服务产业的行业诚信体系亟待提上日程。
来自西安的一家节能服务公司市场总监对本报记者说:“现在不讲诚信的情况非常严重。一些用能企业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进行招标,把众多投标方案的精华集中起来,自己再整一个方案,搞多次招标,造成节能服务公司恶性竞争,让人深恶痛绝。”
采访中,还有节能服务公司表示,由于行业诚信体系缺乏,“我们基本不敢和民营企业签订节能合同,怕倒闭呀。可是国有企业也有问题,领导一换,原来的合同就不认账了。”
为解决上述问题,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EMCA将组建“节能服务公司诚信评定专家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节能服务公司诚信评定机制,不仅要树立正面典型,而且要打击害群之马,促进行业自律。
“十二五”目标明确
“随着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出台,各级地方、用能单位、金融机构对合同能源管理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节能服务公司的能力不断提高,行业规范、诚信体系逐步形成,节能服务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科技服务业必将迎来历史性的最好发展时期。”对于节能服务产业的明天,谌树忠充满信心。
报告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将从“十一五”末的782家发展到2500家,行业从业人员突破100万人,其中大型综合性节能服务公司(年产值5亿以上)50家,大型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年产值2亿元以上)100家。节能服务产业实现总产值3000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投资超过1500亿元,实现节能能力超过4000万吨标准煤。同时有效带动节能技术研发创新、节能产品制造、节能工程设计、节能咨询评估等相关行业和机构的大力发展,加快形成以节能服务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成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的节能环保产业中最重具市场化、最具成长性、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朝阳行业。
当天,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住建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等相关机构领导,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的代表近800人出席本届峰会,人数达历年之最。
(文章来源于:深圳节能网)
E-mail:hkgw168@hkgw.cn 24小时应急服务热线: 18922890681 QQ:425750942 阿里旺旺:xx5687.
|